【摘 要】 目的 从电化学科学规律角度研究针刺穴位组织的电流变化,证明针刺穴位能够产生具有电位差、电流的电化学效应,其原始效应物质为电子、离子。方法 1、将12只ICR实验小鼠按其存活及处死后的整个时间过程分为:A组(健康活体),B组(死亡1 h),及C组(死亡28 h);先将针灸针分别刺入每只经麻醉的ICR实验小鼠左侧的曲池与后三里穴,用数字显示电流仪测量观察2min并记录产生的电流变化,后将该小鼠处死;待该小鼠处死1 h、 28 h后再分别对其右侧的曲池与后三里穴,并用数字显示电流仪测量观察2min并记录产生的电流变化;记录的数据再制表分析。2、将针灸针分别垂直刺入9名实验志愿者的肩髃、肩髎穴位中,用数字显示电流仪测量观察2min,记录产生的电流变化,数据再制表分析。结果 1、针刺实验小鼠A组的所发电流在83~ 1μA区间,并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电流的平均差值为35.92μA; B组所发电流在41~ -1μA区间,并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电流平均差值为21.58μA; C组所发电流在148~ 1μA区间,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电流平均差值为68.92μA。2、不锈钢针灸针刺入人体穴位所测9名志愿者所发电流在-44 ~ 67μA区间变化,并一直呈现向以0为轴心的电流减小的趋向变化,电流的发生率为100%,电流平均差值为55μA。 结论 针刺穴位能够产生具有电位差、电流的电化学效应,其原始效应物质为电子、离子。
针刺生物活体会产生电流吗?针刺生物死后尸体会产生电流吗?针刺穴位组织最初的原始效应以及原始效应物质是什么?针刺穴位所测到的主体电流是机体原有的生物电呢?还是具有针刺效应的电化学效应电流?这应是针刺机理研究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本研究就是从最基本的电化学效应的科学规律入手,以求探明:针刺穴位所产生的最初原始效应物质及最初原始电化学效应。
1 对象和方法
1.1实验1 针刺ICR实验小鼠穴位所发电流的测定
1.1.1器材仪器 0.80㎜×40㎜(苏州、天协牌)不锈钢针灸针,(杭州、峻岭)JL数字显示电流仪。
1.1.2实验对象 12只ICR实验小鼠,选用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健康合格ICR实验小鼠,并即在该中心进行实验,合格证号:SCXK(沪)2007-0005。
1.1.3实验方法 随机将12只ICR实验小鼠编号,按其存活时、处死后1 h及处死后28 h的三个阶段分为:A组(针刺左侧健康活体穴组),B组(针刺右侧死亡1 h穴组),及C组(针刺右侧死亡28 h穴组)。先用3﹪戊巴比妥按0.1ml/10g分别对实验小鼠进行麻醉,后将针灸针分别刺入每只经麻醉的A组实验小鼠左侧的曲池与后三里穴(每穴一枚针、刺入5㎜),用数字显示电流仪测试电极分别连接于那两枚针上,测量观察2min并记录所产生的电流变化,然后再将该小鼠(用强力颈椎脱位法)处死;该小鼠处死后1 h即为B组,而后再分别对其右侧的曲池与后三里穴(每穴一枚针、刺入5㎜),用数字显示电流仪测试电极分别连接于那两枚针上,测量观察2min并记录产生的电流变化,拔出针;待拔出针后27 h(即小鼠处死 28 h后)该小鼠即为C组,最后,再分别对其右侧的曲池与后三里穴(每穴一枚针、刺入5㎜),用数字显示电流仪测试电极分别连接于那两枚针上,测量观察2min,记录产生的电流变化;相关数据整理、制表分析。
1.2实验2 针刺人体穴位所发电流的测定
1.2.1器材仪器 0.25㎜×40㎜不锈钢针灸针,峻岭JL数字显示电流仪。
1.2.2实验对象 9名志愿者。
1.2.3实验方法 按顺序随机将9名志愿者列为实验对象,选取实验对象的左侧肩髃、肩髎穴常规消毒,将已消毒灭菌的针灸针分别垂直刺入20㎜,再用上述数字显示电流仪的两个测试电极分别连接于被测的那两枚针灸针的相关针柄上,接通开关后观察2min,并分别对所产生的相关电流数据进行记录、制表分析。
2结果
2.1 针刺ICR实验小鼠穴位所发电流的测定
针刺12只ICR实验小鼠A组(针刺活体左侧)曲池、后三里穴2min的所发电流在83~ 1μA区间,并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电流平均差值为35.92μA。针刺12只ICR实验小鼠B组(针刺死后1 h右侧)曲池、后三里穴2min的所发电流在41~ -1μA区间,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电流平均差值为21.58μA。针刺12只ICR实验小鼠C组(针刺死28 h右侧)曲池、后三里穴2min的所发电流在148~ 1μA区间,并一直呈现由高向低的电流变化,电流发生率为100%,电流平均差值为68.92μA。具体数据请见表1。
表1、12只小鼠活时及死后针刺曲池、后三里穴所发电流发生率分析表(μA)
No 体重g A组 A组差值 B组 B组差值 C组 C组差值
1 19.4 28~6 22 24~0 24 120~37 83
2 18.5 21~4 17 23~3 20 102~43 59
3 19.1 36~2 34 9~-1 10 123~67 56
4 21.2 36~9 27 34~2 32 43~8 35
5 18.3 15~2 13 16~7 09 59~13 46
6 20.0 83~2 81 38~3 35 96~18 78
7 18.3 58~8 50 41~6 35 38~12 26
8 19.7 34~4 30 31~1 30 148~40 108
9 17.9 61~8 53 12~2 10 112~1 111
10 20.0 59~1 58 24~2 22 89~3 86
11 17.3 23~3 20 11~0 11 104~28 76
12 18.5 28~2 26 26~5 21 93~30 63
合 计 228.2 83~ 1 431 41~ -1 259 148~ 1 827
均 数 19.02 35.92 21.58 68.92
发生率 100% 100% 100%
2.2 针刺人体穴位所发电流的测定
针刺9名实验志愿者左侧肩髃、肩髎穴2min的所发电流在-44 ~ 67μA区间变化,并一直呈现向以0为轴心的电流趋向变化(即电位差不断减小,其间偶有电流峰值出现但无明显时间规律),电流发生率100%,电流平均差值55μA。具体数据请见表2。
表2、针刺志愿者人体左侧肩髃、肩髎穴所发电流发生率分析表(μA)
No 性别 年龄(岁) 电流变化(μA) 电流差值(μA)
1 女 69 -20~13 33
2 男 52 -9~43 52
3 女 65 -44~18 62
4 男 78 -37~16 53
5 女 75 -4~23 27
6 女 77 -6~67 73
7 男 72 -24~48 72
8 女 54 -12~39 51
9 男 23 -25~47 72
合 计 565 -44~67 495
均 数 62.78 55
发生率 100%
3 讨 论
3.1实验显示“针刺尸体或活体动物穴位,他们的电流发生率都是100%”,这就证明:针刺穴位所发生的主体电流不是活体动物的生物电,而是电化学效应电流。因为一方面金属针针尖针身的表面形态、电子分布密度不同,其材料(任何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杂质)的原子结构、电子构型、间距、分布、离子状态等均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人体穴位组织中存在各种生物离子、大分子、酶等需要吸收电子的生物物质的电解质溶液;所以刺入人体穴位组织(电解质溶液)的金属针之间会因电子分布差异以及生物物质作用而形成电位差、产生电流。[1、2、3、4、5、6]
3.2实验显示“针刺尸体或活体动物的穴位,其所发电流都在作趋向0电流变化”,这就证明:针刺穴位所发的主体电流不是活体动物生物电,而是电化学效应电流。由于电化学原电池电流源于初始电极间的电位差,随着电极间的电子交换流动,电位差会逐渐减小并趋向于0;(虽然实验只观察了短短的2min)但是实验显示的“趋向0电流变化”与电化学的上述规律完全一致。[1、2、3、4、5、6]
3.3实验小鼠A组(针刺活体)电流平均差值大于B组(针刺死后1 h尸体),这可能是由于A组小鼠是活的,其电解质溶液中所具有的流动性(需要吸收电子)的生物物质要多于B组刚死1 h的小鼠。[1、2、5、6]
3.4实验小鼠C组(针刺死后28 h尸体)电流平均差值大于A组(针刺活体)、B组(针刺死后1 h尸体),可能是由于C组已死亡28 h的小鼠,其体内的不少生物物质已得到分解,故其体内电解质溶液中所具有需要吸收电子的生物物质要多于B组(刚死1 h)、A组(活体)的小鼠。[1、2、5、6]
3.5针刺人体穴位(有异于针刺实验小鼠)所发电流的双向性,可能是由于人体电解质溶液中的生物物质活性与ICR实验小鼠不同;也可能是由于人体未被麻醉而ICR实验小鼠则实施了麻醉,故人体电解质溶液中所具有的活动性生物物质要不同于实验小鼠。[1、2、5、6]
3.6针刺穴位的电化学效应应该是针刺的原始效应。由于针刺穴位的第一作用就是金属针与穴位(任何穴位组织内外都具有)的电解质溶液发生作用,而电化学效应的本质也就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的作用;又由于电化学效应能形成电位差、产生电流,并且能使得所发电流趋向于0的变化,而无论是针刺尸体或活体动物的穴位都能形成电位差、产生电流,并且能使所发电流作趋向于0的变化;因此:针刺穴位的原始效应是针刺电化学效应,其原始效应物质为电子、离子。
参 考 文 献
[1] 杨宏秀,傅希贤等.大学化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106~108.
[2] 孙秋霞,材料腐蚀与防护.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34~59;84~88;101~103.
[3] 张大同.不同材质针灸针的电化学实验.上海针灸杂志,2003.22(5):33-34.
[4] 张大同,沈瑾.针刺电化学效应的相关实验及启示性结论.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8):858-860.
[5] 张大同,张超伦,陆建军.一种电化学针灸毫针及皮内针的多头表面特性差异装置.发明专利公报,2006.22(35):32.
[6] 张大同,沈瑾.3000枚临床使用针灸针腐蚀现象的研究.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4):42-43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电话/传真:0571-85390102
手机:13588173542 QQ:63052804
邮箱:[email protected]
浙ICP备17017482号 网站地图